close

「聖誕」主題在西洋藝術史上是十五世紀處理最多的題材,但隨著宗教在人們心靈中地位的消長,藝術家對「聖誕」的處理也有所改變。

nativi_.jpg 

坎頻(Robert Campin ),「聖誕」1420,法國第戎美術館。(http://www.wga.hu/)  

坎頻(Robert Campin)是第一位將「聖誕」的場景從洞窟移到我們熟知的馬槽(雖然畫中看到的是牛)的畫家,爸爸約瑟夫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火燭,瑪麗亞身著白袍,暗示她是處女懷孕,兩位接生婆和三位牧羊人,都被新生的小耶穌的異象給震驚,他們是被一路上的光芒引到這裡來的。

04notri2.jpg 

美林Hans Memling「聖誕」1470,馬德里,普拉多博物館。(http://www.wga.hu/)

 

「聖誕」到了畫家美林(Hans Memling)的手上,變成三王來朝,後面的背景依舊是馬槽(聖經中說牛和驢為剛出生的小耶穌取暖),奇異的是,其中一位僧王是非洲人!過去畫家都把三位前來朝聖的東方博士描寫成中東人的模樣,美林可能因歐洲新發現非洲大陸的關係,直接或間接地見過非洲人,想把三王朝聖描寫成三洲朝聖,這可是新的世界觀。

09fourme.jpg 

魯本斯,海蓮娜和她的兒子,1635,慕尼黑,慕尼黑,古畫美術館( Alte Pinakothek )。(http://www.wga.hu/)

 

「聖誕」題材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是對母子親情的描寫,魯本斯畫他第二任妻子和兒子的肖像,其實隱射了聖母對聖子的愛,從十七世紀開始,許多畫家開始將聖經題材寓於日常生活中,如拉圖爾George de la Tour)「牧羊人來朝」,如不知道這個題目,我們還以為拉圖爾畫的是農民生活的一景,其實對拉圖爾而言,光線是上帝創造的,畫中的燭火具有神聖的意義

97-016088.jpg 

拉圖爾George de la Tour, 1593-1652),牧羊人來朝,羅浮宮。(http://www.photo.rmn.fr/)  

到了十八世紀,這種寓宗教於俗世生活的表現更為明顯,法國畫家夏當(Jean Baptiste Siméon Chardin ),喜歡處理巴黎市井小民的生活,這幅「飯前禱」,乍看之下,只是一位媽媽正替兩個女兒準備晚餐,但看到小女兒祈禱的姿勢,可以了解媽媽正在教導女兒飯前禱,如同聖安娜教導女兒聖母瑪麗亞。這種母親對女兒的教育,在十七世紀北方的畫中常常見到,法國要到十八世紀才開始重視這種家庭教育。

08-524844.jpg 

夏當(Jean Baptiste Siméon Chardin, 1699-1779),飯前禱,羅浮宮。 (http://www.photo.rmn.fr/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蜜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