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、十三世紀在經濟上短暫的繁華,讓巴黎成為一個歐洲富有的城市,巴黎開始發展成接近我們現在認識的樣子,河右岸,為布爾喬亞的商業中心,有著重要的巴黎中央市場,河左岸,為智識學術中心,索本大學 (La Sorbonne) 和許多圍著 Sainte-Geneviève 丘的三十多個學院成立,巴黎中央的西提島為政治和宗教中心,法院 (Palais de Justice)、聖母院 (Notre-Dame)、聖小教堂 (Sainte-Chapelle)、主宮醫院 (Hôtel Dieu) 都在西提島上。


拉丁文是當時歐洲共同的語言 (現在沒人說,成了死的語言),所以學生在歐洲各國暢行無阻,沒有語言的障礙,也因此巴黎學校集中的地方簡稱拉丁區。由於只有僧侶識字,最初教育的工作都在教會的身上,由教宗控制,後因城市工商業發達後,開始出現商人辦得俗世學校,以培養專業人才。

 

cole.jpg  

中世紀上課的模樣,十五世紀, 香堤邑,鞏德博物館。(www.photo.rmn.fr)



中世紀思想的領導者是巴黎,巴黎的學院是當時歐洲最優秀的學生最嚮往的地方,當時的教師必須經過認證的學徒制下、獲巴黎聖母院總教堂的認可,才能執業,當時多是剃髮的僧侶,在各修院中授課,當時的學生,有錢的住家裡、租房子,沒錢的想辦法找廉價宿舍,走在中世紀巴黎拉丁區的路上,隨處可以聽到學生用拉丁文交談,晚上學生喝酒狂歡鬧事,和現在的大學生沒啥不同,形成拉丁區十分獨特的風貌。


巴黎神父索本 (Robert de Sorbon) ,贈給十六位貧窮的神學院學生一棟學生宿舍 (1253),之後學生大幅增加,老師乾脆也搬進去授課,這種固定教室的學院模式 (1257),改變過去學生流連各地上課的方式,形成今日巴黎最古老的的大學—索本大學 (La Sorbonne)。


修士阿貝拉和他的學生哀綠綺思的愛情悲劇,起源於大巴黎*的哥德式教堂成為西洋建築史上的極致之一,讓這段中世紀歷史非常精彩。



* 大巴黎也就是所謂的法國島 (Ile de France),包含75省的巴黎,和外圍的77、78、92、93、94、95省 (暱稱巴黎郊區),這塊在中世紀由法蘭克人管轄的土地,為塞納河、馬因河 (Marne) 和瓦茲河 (Oise) 包圍,因此自十世紀以來被稱為法國島,沿用至今,許多有了家庭的巴黎上班族,其實是住在巴黎郊區,以便擁有獨棟房子、寬闊綠地、新鮮空氣、悠閒寧靜等生活品質,不過他們得忍受每日長時間通車之累。



想看中世紀巴黎學校的樣子:

Couvent des Cordeliers (Cordeliers 修院)
地址:15 rue de l’Ecole de Médecine 75006 Paris
地鐵:Odéon (4, 10線)

Couvent des Bernardins (Bernardins 修院)
地址:24 rue de Poissy 75005 Paris
地鐵:Maubert Mutualité (10線)


 collge.jpg  
沒多久才重新整修開放的 Bernardins 修院



想看哥德式教堂發展三階段:

第一座哥德式教堂:聖德尼教堂 (Basilique Saint Denis) www.saint-denis.culture.fr/en/index.html

哥德式教堂成熟作品:巴黎聖母院 www.notredamedeparis.fr

❤ 哥德式教堂極致作品:夏特主教堂 (Cathédrale de Chartres) http://cathedrale-chartres.monuments-nationaux.fr/e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蜜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