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地鐵一出來,走在林立著非洲人的假髮店的史特拉斯堡大街 (Boulevard de Strasbourg) 上 (也是法國人想買頂假髮作轟趴時採購的地方),就發現我們進入巴黎移民區,這裡的拱廊街也因外國移民的駐入,變成像台北後車站五分埔的批發市場,原來的拱廊街變得不倫不類,荒腔走板。

 

 

卡蜜兒為你設計的行程:

 

Ⓜ Château d’Eau (4線) → boulevard de Strasbourg → passage Brady → rue du Faubourg Saint Denis → passage du Prado → boulevard Saint Denis → rue Saint Denis → rue d’Aboukir → passage du Caire → passage du Ponceau → boulevard de Sébastopol → Ⓜ Réaumur Sébastopol (3, 4線)

 

 

Brady 拱廊街 (Passage Brady, 1828)

 

Brady 拱廊街被巴黎人稱為小印度,裡面有印度巴基斯坦人開的餐廳、香料店、紗麗店等,你會懷疑是不是到了印度。

 

 

 

Prado 拱廊街 (Passage du Prado, 1830)

 

又是一條帶印巴風情的拱廊街,拱廊特別的地方是玻璃拱頂上保留的裝飾藝術風格的扶拱垛。從 Prado 拱廊街走到開羅拱廊街時,途經聖德尼路 (rue Saint Denis),是巴黎的風化巷,你會看到許多早已徐娘半老的妓女,頂著再製的巨乳加緊身迷你裙,站在路邊接客,她們的態度從容,並不會嚇到人。

 

 

 

開羅拱廊街 (Passage du Caire, 1798)

 

過去是鐫版工和印刷廠聚集的開羅拱廊街,長370公尺,是巴黎最長的拱廊街,現在卻成為服裝批發商集中的地方,到處見著推著貨車的工人來來往往,除了入口門面上裝飾著埃及法老頭像外,實在沒什麼觀光的價值。

 

 

Ponceau 拱廊街 (Passage du Ponceau, 1826)

 

也是服裝批發商聚集的 Ponceau 拱廊街,內部經過多次改造,早已失去原拱廊街的風味,也看出巴黎因世世代代的移民,面貌也跟著改變

 

mei10.jpg    may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蜜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