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人可以說是從十八世紀開始懂得吃,懂得吃的精緻、高雅,不要以為十七世紀的路易十四為法國蓋了個凡爾賽,所有的藝術都是從他身上開始,路易十四當時雖然出現了刀、叉,但他還是照著老方法以手就食!我們當今稱羡的法式料理,可以歸功於十八世紀帶動沙龍風潮的女士們!
狩獵午餐,作者:Jean-François de Troy (1679-1752),1737,羅浮宮。(www.photo.rmn.fr/)
這些執掌的啓蒙運動船舵的沙龍女主持人,教導賓客如何飲用咖啡、茶、巧克力,如何使用分工巨細彌遺的餐具,如何在欣賞美食的同時談論文藝哲學,彭巴度夫人為此,要求路易十五建了塞佛爾陶瓷工廠,以供應自己宴飲各色器皿的需要,塞佛爾的陶瓷因此成為十八世紀法國飲食工藝的極致!
狩獵中的歇腳,作者:Charles André Van Loo (1705-1765),十八世紀,羅浮宮。(www.photo.rmn.fr/)
喜愛狩獵的皇室貴族們,趁著中場的小憩,在林間攤開桌布,大食一番,這種野餐的習慣,現在的法國人還依然喜愛,只要陽光明媚,草地上就有野餐的人兒。
巴黎聖殿宮四鏡廳內的英式午茶,作者:Ollivier Michel Barthélemy,1764,凡爾賽宮。
(www.photo.rmn.fr/)
英式午茶也流傳到巴黎,晚餐就更重要了,過去的法國人習慣一個人吃飯,個人有個人的廚子,時候到了,拉開臥房的一張桌子,就這麼吃了,不可思議吧!所謂的飯廳,要等到十八世紀,才出現在建築設計圖上,法式宴飲正式登場!
飲餐後酒的夫人,作者:Nicolas Arnoult,1688,凡爾賽宮。(www.photo.rmn.fr/) 。十七世紀的人習慣獨自飲食。
Louis François de Conti 王子的晚宴,作者:Ollivier Michel Barthélemy (1712-1784),1766,凡爾賽宮。(www.photo.rmn.fr/)
下了餐桌後,大家酒酣耳熱,正是上牌桌的好時間,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,趁著酒膽,也正是調情的好時段,十八世紀的法國人也以在外獵食情婦、情夫出名。
晚餐後,作者:Louis Charles Auguste (1789-1873),十八世紀,羅浮宮。(www.photo.rmn.fr/)
留言列表